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512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,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
路透社援引摩根大通分析师的话称,市场可能在6月初因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降息而趋于一致。
国内动力煤市场整体承压偏弱运行,市场交易活跃度不高。从数据上看,一二月份大秦线日均运量仅为103万吨,竟然比往年检修期间的运量还低。
全行业整体用煤的需求都略显疲弱,电厂日耗回落,工业产业用电需求处于缓慢恢复阶段,非电用户也因开工不足而导致采购意向不高,四月份煤市供需两低,预计港口煤价稳定在800-850元/吨左右。与此同时,坑口煤价的不断下跌,造成港口支撑减弱,煤价跌幅扩大。本周,产地煤矿降价潮愈演愈烈,港口市场行情更差,进入摧枯拉朽的下跌境地。需求低迷之下,神哥与魏哥煤炭接货价格双双下调。部分用户买涨不买落,对降价反应冷淡,矿区拉煤车稀少,站台发运量明显偏低;煤矿销售情况较差,港口下锚船不多,坑口、港口价格均以跌为主,造成市场回暖、煤价反弹的预期落空。
市场情绪低迷,煤炭市场进入阴跌弱势、震荡下行通道。另据市场消息,大秦线春季检修将于四月份展开,为期一个月。叠加未来3-5年新增5亿吨产能
2月份,内蒙古动力煤月度平均坑口价格为381.54元/吨,与1月份相比(下称环比)略涨1.04%,与2023年2月份相比(下称同比)下降2.09%。近期,钢厂焦炭库存有所回升,且普遍持续亏损,钢企停产检修增多,减少对焦炭的需求量,加之焦煤价格持续走弱,对焦炭成本支撑力度减弱,预计短期焦炭价格或继续偏弱运行。2月份,因春节期间煤矿放假,市场供应减少,动力煤价格小幅回调。2月份受下游钢材需求偏弱以及钢厂利润亏损较大的影响,焦炭价格小幅回落。
分热值看,3800、4500、5000、5500热值动力煤坑口平均折标价格分别为每吨372.63元、418.33元、545.00元、660.00元,环比,3800、4500、5000热值动力煤价格分别上涨2.72%、0.20%、0.93%,5500热值动力煤价格持平。据各盟市上报的能源价格监测数据显示,2024年2月,内蒙古动力煤价格小幅上涨,焦炭价格下降。
同比,3800热值动力煤价格上涨1.57%,4500、5000、5500热值动力煤价格分别下降4.64%、4.39%、2.94%。其中,东部褐煤平均坑口价格为330.14元/吨,环比价格上涨1.58%,同比价格略降0.17%;鄂尔多斯地区动力煤平均坑口价格为536.25元/吨,环比价格略涨0.70%,同比价格下降5.30%。2月份,内蒙古焦炭月度平均价格为1831.25元/吨,环比价格下降2.33%,同比价格下降21.24%。3月份以来,煤矿普遍恢复生产,同时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回升,动力煤需求疲弱,且中转环节、下游电厂库存仍保持较高水平,预计随着北方取暖季的陆续结束,动力煤转入需求淡季,价格将有所回调
2月份受下游钢材需求偏弱以及钢厂利润亏损较大的影响,焦炭价格小幅回落。同比,3800热值动力煤价格上涨1.57%,4500、5000、5500热值动力煤价格分别下降4.64%、4.39%、2.94%。3月份以来,煤矿普遍恢复生产,同时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回升,动力煤需求疲弱,且中转环节、下游电厂库存仍保持较高水平,预计随着北方取暖季的陆续结束,动力煤转入需求淡季,价格将有所回调。2月份,内蒙古动力煤月度平均坑口价格为381.54元/吨,与1月份相比(下称环比)略涨1.04%,与2023年2月份相比(下称同比)下降2.09%。
其中,东部褐煤平均坑口价格为330.14元/吨,环比价格上涨1.58%,同比价格略降0.17%;鄂尔多斯地区动力煤平均坑口价格为536.25元/吨,环比价格略涨0.70%,同比价格下降5.30%。分热值看,3800、4500、5000、5500热值动力煤坑口平均折标价格分别为每吨372.63元、418.33元、545.00元、660.00元,环比,3800、4500、5000热值动力煤价格分别上涨2.72%、0.20%、0.93%,5500热值动力煤价格持平。
2月份,内蒙古焦炭月度平均价格为1831.25元/吨,环比价格下降2.33%,同比价格下降21.24%。2月份,因春节期间煤矿放假,市场供应减少,动力煤价格小幅回调。
近期,钢厂焦炭库存有所回升,且普遍持续亏损,钢企停产检修增多,减少对焦炭的需求量,加之焦煤价格持续走弱,对焦炭成本支撑力度减弱,预计短期焦炭价格或继续偏弱运行。据各盟市上报的能源价格监测数据显示,2024年2月,内蒙古动力煤价格小幅上涨,焦炭价格下降上周坑口市场行情持续低迷,煤价不断下跌,也使得港口支撑不足。在两会结束后,煤矿开工率明显回升,尤其长协煤供应较为稳定,使得下游电厂整体库存持续充裕。从上周市场煤价实际表现看,与多数观点预期相符。我们在最新发布的对上周港口价格预判的投票中,有74%的观点认为价格会下跌,其中51%认为价格会加速下跌,跌幅在40-80元/吨。
此外,由于国内外经济仍有较大压力,政策力度不及预期,工业产业用电需求处于缓慢恢复阶段,同时在基建降温和房地产政策优化的背景下,非电行业景气度整体较差,需求也难有大规模释放,更难以支撑起电力需求减弱后的市场需求转化,后续需求端仍将延续弱势。需求方面,上周末受冷空气影响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4~8℃,但冷空气过后,未来10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,其中江南西部和北部、华南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~4℃。
尽管上周接连发生安全事故,产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更为严峻复杂,但现阶段正处用煤淡季,且产地安监严格已经常态化,突发事故对产地煤矿正常生产的影响明显减弱,对港口市场行情的推动更为有限。对于本周市场行情,我们在上期的《环渤海动力煤市场周报》中已明确指出,在产地煤炭供应稳定及进口煤持续到岸背景下,市场供应保持宽松局面,同时电煤需求迎来淡季、非电需求恢复缓慢状态下,终端需求难有明显好转,且当前市场心态较为悲观,甚至已有恐慌情绪的出现,也暂无触底企稳迹象,预计本周港口市场价格将继续偏弱运行。
虽然据市场消息,大秦线春季检修即将展开,时间为4月1-30日,但从历年检修期间及今年一季度发运数据来看,在需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,即使四月份大秦线日运量下降,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。随着天气转暖,各地供暖陆续结束,沿海电厂日耗将逐步回落,且整体库存处于偏高水平,后续部分电厂将陆续开始检修,淡季特征会愈加凸显,其补库意愿也将持续低迷
随着天气转暖,各地供暖陆续结束,沿海电厂日耗将逐步回落,且整体库存处于偏高水平,后续部分电厂将陆续开始检修,淡季特征会愈加凸显,其补库意愿也将持续低迷。上周坑口市场行情持续低迷,煤价不断下跌,也使得港口支撑不足。从上周市场煤价实际表现看,与多数观点预期相符。在两会结束后,煤矿开工率明显回升,尤其长协煤供应较为稳定,使得下游电厂整体库存持续充裕。
对于本周市场行情,我们在上期的《环渤海动力煤市场周报》中已明确指出,在产地煤炭供应稳定及进口煤持续到岸背景下,市场供应保持宽松局面,同时电煤需求迎来淡季、非电需求恢复缓慢状态下,终端需求难有明显好转,且当前市场心态较为悲观,甚至已有恐慌情绪的出现,也暂无触底企稳迹象,预计本周港口市场价格将继续偏弱运行。虽然据市场消息,大秦线春季检修即将展开,时间为4月1-30日,但从历年检修期间及今年一季度发运数据来看,在需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,即使四月份大秦线日运量下降,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。
我们在最新发布的对上周港口价格预判的投票中,有74%的观点认为价格会下跌,其中51%认为价格会加速下跌,跌幅在40-80元/吨。尽管上周接连发生安全事故,产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更为严峻复杂,但现阶段正处用煤淡季,且产地安监严格已经常态化,突发事故对产地煤矿正常生产的影响明显减弱,对港口市场行情的推动更为有限。
此外,由于国内外经济仍有较大压力,政策力度不及预期,工业产业用电需求处于缓慢恢复阶段,同时在基建降温和房地产政策优化的背景下,非电行业景气度整体较差,需求也难有大规模释放,更难以支撑起电力需求减弱后的市场需求转化,后续需求端仍将延续弱势。需求方面,上周末受冷空气影响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4~8℃,但冷空气过后,未来10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,其中江南西部和北部、华南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~4℃
CCTD数据显示,目前环渤海主要港口煤炭库存2126万吨,较去年同期减少560万吨,降幅20.8%。另一方面,在长协和进口煤的供应下,电力终端库存始终保持在充足水平,对现货的采购需求持续低迷。现阶段需求表现惨淡,叠加淡季预期加剧市场悲观心态,因此动力煤市场持续承压,价格加速下跌。另外,目前刚刚进入停暖季,后期面临的淡季时间明显较长,因此虽然价格已经出现明显下跌,但是淡季预期下,市场避险心态依旧明显,采购需求仍未出现改善迹象。
现实面偏弱,需求支撑明显不足一方面,近期基建、地产开工仍缓慢,不少地区项目开工率甚至出现同比下降,明显不及市场预期,因此建材、钢铁的消费需求表现较差,导致相关非电企业对煤炭的采购需求也持续偏淡。目前5500大卡进口煤到岸价在900元/吨左右,较内贸煤价格高15元/吨。
★ 一是国内产量增长乏力受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新增产能减少影响,今年以来原煤产量出现明显收缩。预期面偏弱,进一步抑制需求释放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和消纳能力的不断提升,今年新能源的出力仍将大幅增长,叠加水电也有同比改善预期,因此后期对火电的挤压或较为明显。
截至3月18日,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5500K、5000K、4500K三个规格品分别收于872、755、658元/吨,环比下跌11、12、9元/吨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-2月份,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7.1亿吨,同比下降4.2%,这是2020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累计同比下降。
发表评论